1月29日,在平山县南文都村,大街小巷新绘制完成的23面文化墙,成了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村民闫颖华走一遍,看一遍,百看不厌。
想当初,吸引她和老伴从城市搬回老家居住的原因很简单:脱贫后南文都村容貌翻天覆地变化。如今,让闫颖华更痴迷的却是家乡的文明乡风。除了一面面传承文明乡风的文化墙,一场永不落幕的“传承好家风”活动,也悄然改变着南文都村。
“我们村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‘传承好家风’尊老爱老活动,还搞过中华家风文化展呢!”在闫颖华眼里,民风淳朴的南文都村,不仅实现了环境整洁的“外在美”,更擦亮了文明尚德的“内在美”。“村里的妯娌们争着孝敬公婆,得空儿闲下来的妇女们在文化广场上跳舞。心情好了,矛盾自然也就少了!”
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。近年来,南文都村改建了文化广场,铺设上下水管道,修建文娱场所和环保公厕,修缮古建筑,架设路灯,街道硬化美化,垃圾实现集中回收,村落四周完成了绿化美化。与此同时,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传承好家风,推进移风易俗发展,该村结合当地实际,切实治理乡村陋习,制定村规民约,探索出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的公序良俗,努力营造出健康文明氛围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。2021年,南文都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。
自打推进移风易俗、制定村规民约后,村里村外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。村民随地丢垃圾的“毛病”改了,婆媳吵架的少了,邻里关系紧张的也改善了。“规矩做人,勤俭持家,待人友善,知恩图报,积极进取……”一条条家风家训规范着人们的言行,村里孝老爱亲、诚实守信的先进代表也发挥着引领的力量。每位“道德之星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,都是一个个生动的榜样。
以前,很多人往外走;如今,南文都村在外的人不断有人回来。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南文都村不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,更会不断传承和弘扬文明乡风,让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联动推进、同频共振。”村党支部书记范召军说。(石家庄日报 记者 李坤晓)